自2007年学校升本建院以来,美术系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学校党委行政工作部署,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昂扬的精神面貌,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紧密团结,积极探索,扎实工作,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按照“335”发展战略和“3373”工程,党建、教学、科研和学生等方面工作稳步推进。
一、强基固本,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加强
美术系党总支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重要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学校党委统一部署,先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党总支严格按照学校党委要求,始终把党建工作放在最高位置、摆上突出位置,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完成学校党委安排的基层党建工作任务。
认真贯彻落实《济宁学院系(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系党政共同负责、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民主,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科学决策相关制度,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按照有关规定集体研究决定。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加强规范管理,按照《党章》等有关规定要求,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要求,认真做好系党总支和2个支部换届选举工作,配齐配强各支部委员会书记和委员;严格执行《济宁学院党员发展工作细则》,做好党员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开通美术系党员QQ群,落实系领导调研和联系师生等措施,及时收集来自师生各方的信息,找出问题分层次及时解决,加强了班子成员与师生群众的联系,扩大了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自觉提升廉洁从政意识,主动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严格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持依法办事、服务师生,按照《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要求,积极推进党务、系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自律教育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学校党委、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文件要求,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从政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我系党员、干部和群众一直没有违纪违法现象发生。
2016年11月22日,济宁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督导组来我校督导检查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实地查看了我系党总支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情况,并与党员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对我系基层党建工作给予较高评价,学校推荐我系申报山东省创新基层党支部。
认真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平安校园建设、文明单位创建等工作。
二、传承创新,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美术系自1971年建系以来,迄今已有47年建设和发展历史。其间,培养了大批美术教育、美术理论、艺术设计、书画创作、教育管理人才。
美术系现设有基础教研室、美术学教研室、环境设计教研室、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服装与服饰设计教研室、产品设计教研室、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和理论教研室8个教研室。招收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6个专业本科生和美术教育、环境艺术设计2个专业专科生。目前,在校生1141人,本科在校生920人,专科在校生221人。
现有教职工56人,专任教师4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取得硕士学位32人(国外硕士学位4人),外聘教授 4人。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均比较合理。
为强化教学管理,培养适应动态市场需求,培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应用创新型高素质的美术与设计人才,2014年入驻济宁高新区大学园(济宁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创建《文化创意产品制作实训室》、《综合教学实训室》、《环艺教学模型实训室》、《数字艺术教学实训室》、《图文输出实训室》、《影像教学实训室》六大实训室,《综合专业研发工作室》、《环艺专业研发工作室》、《视传专业研发工作室》、《数字媒体专业研发工作室》、《设计艺术交流研发室》、《服装设计研发工作室》等六个研发工作室及以工艺美术大师严晓妮、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苗登宇为代表的八间针对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教授工作室,并设计建设600多平方的美术系展藏馆。每个专业教室教学设施齐全,分别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美术系与济宁高新区产学研基地数家设计公司建立了教学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专业实习和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科研立项逐步增长,其中经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审核批准,我系褚滨教授申报的《铁道游击队》获国家艺术基金美术创作资助项目立项,该项目是我校艺术基金领域首次获得国家级项目,实现了我校该项目零的突破。
制定了科研管理、奖惩办法,在充分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的同时,分设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四个研究方向,制定各项科研工作任务目标,由各研究方向责任人具体负责落实推进。在学术交流方面,根据设计学、美术学学科建设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链接整合学术资源,开启横向联合通道,搭建对外开放交流平台。各教研室牵头制定分专业学术交流计划,在系统筹下负责执行落实,外聘、邀请不同层次人员共同进行课题研究或举办学术报告,鼓励教师对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学习,提供必要的经费支出。聘请山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著名工艺美术大师严晓妮,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杨大伟、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霍廷霄、天津市政协水彩画艺术研究院理事刘兵等知名专家学者为特聘教授、外聘教师,并开展学术合作。共有2位教师、7位同学前往台湾铭传大学交流学习,多位教师赴云南、北京等地开展进行学术活动。
重视校企业合作,与济宁学院教学基地的济宁宁辉建筑装饰公司联合,组织2009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设计实践。期间进行了多次专业讲座,并参观了济宁文体中心体育场装饰工程、济宁中级法院综合审判楼室内装修工程、大学生公寓宿舍楼装修工程等施工现场。带领服装与服饰专业学生赴如意集团参观考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开阔了视野。2013级数字媒体专业11名学生赴上海河马动画股份有限公司学习、交流,并邀请河马动画股份有限公司的教师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利用企业资源,培训师生专业技能。部分学生到新思域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实训实习。
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情况及取得的效益方面,我系本学科专业教师紧扣专业科研、教学与服务社会需要,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三个专业领域,为企业、用户创作了一批艺术设计作品并被采用。组织师生赴泗水县帮助柘沟镇进行土陶造型、图案设计研发,到曲阜陵城古路套村、宫家楼村、嘉祥郑庄村、邹城市香城镇开展“最美乡村”墙绘活动等。
社会活动方面,我系褚滨教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济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乌峰教授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朱复戡艺术研究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丰兴军教授是中国室内设计学会会员,中国设计师协会(CDA)会员,济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济宁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多名教师分别在济宁市美术家协会、济宁市书法家协会、济宁市设计委员会担任职务。
2015年9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北京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后,到圣地曲阜参观考察。我系教授乌峰在专场接待文艺演出中即席创作了六尺横幅论语书法作品“礼之用和为贵”,及新版手书线装小楷《论语》赠送给潘基文。潘基文秘书长向乌峰教授发来感谢信专门表示感谢,评价乌峰教授书法艺术达到了大师级,书法内容诠释了亚洲人的聪明才智,是亚洲人道义和哲学之本,能在曲阜接受这样的赠送意义深远。
本科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6年11月,在由中国美协建筑专业艺委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的“第十三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教学年会”上,美术系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20件毕业设计作品,入选“2016届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建筑与设计专业优秀毕业设计展”,其中,刘振斌等4位同学荣获“优秀毕业设计奖”。此次“为绿色而设计”主题的毕业设计展,展示了包括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等全国著名高校的几百件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反映了目前我国建筑与设计教育的整体水平。在2016年山东省师生基本功比赛中,我系学生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7项。我系毕业设计多数量入选及获奖,在为我校争得荣誉的同时,也将会对我系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合专业,学团活动彰显特色
近年来,我系学团工作在学校党委行政的直接领导,在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的具体指导部署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以“引领、教育、服务、管理”为理念,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全过程,围绕“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育人目标,以深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为两大战略任务,着重从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成长成才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建设,把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位置,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立足专业特色,加强团员队伍建设,增强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强化大学生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抓好入学教育和毕业生离校安全稳定。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阵地,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学校官网、系级和班级QQ群、微信等方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推进1+100团干部联系青年制度,通过网络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途径,使教育形式和方法贴近学生,使学生喜闻乐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塑造人。通过专业书画展、设计大赛、采风写生等活动创新工作形式,把学生活动、思想教育和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深化思想教育的内涵。我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积极向上。
细化日常管理。高度重视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坚持在日常管理中引领学生、教育学生和服务学生,通过规范的日常管理,养成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良好习惯。认真落实学校关于学生工作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引领、教育、服务、管理为理念,开展文明养成教育活动,开展了“卫生月评比”、“宿舍文明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高雅环境中塑造人格价值,在优秀文化中沉淀安全的养成教育。始终将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放在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节假日前后、大型活动过程中等,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确保学生安全。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确立一个正确理念,抓好一支队伍,实行学生党员当班级助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学生干部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优化服务体系。做好奖、勤、贷、助、补工作,切实关爱每一个贫困学生。做好就业指导服务,不断加强和用人单位的信息沟通,积极推进就业信息进网络,通过各种途径拓宽就业途径。配合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深化实践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组织外出写生、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特色,丰富学生社团文化建设,0.618创意工作室(设计类)、千蝶民俗协会、晨曦书画社等社团紧密结合专业开展活动。系啦啦操队连续六年获得学校啦啦操比赛冠军,雪狼摔擒队、轮滑社、模特队更是特色鲜明。
活化创新思路。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实行工作室制、实训室制、双导师制。让学生自主组织创业团队,并配备相关专业指导老师,开展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的各类创新创业实践。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优秀艺术家双向辅导,优秀学生作品不断涌现,金工工艺品《六艺荷花》获得创意济宁优秀奖,作品《荷韵工琢》入围“2016年山东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作品展”,铜制茶器应邀参加山东省第二届大学生创意集市。
美术系将继续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专业特点,传承优良传统,创新工作模式,砥砺前行,争取再绘新篇。